计量仪表在本校准周期内日常检查或生产过程发生故障、失灵、明显的失准,如果是关键计量仪表,也是要启动偏差调查,同样道理,需要对本校准周期内所有产品进行质量回顾。
很多计量机构对于校准的数据,往往不记录维修、调整前的“不准确”数据,只记录维修、调整后的“准确数据”,仪器校准流程,即校“准”后的数据,所以我们看到的只是合格的或者符合要求的数据,至于“送校”之后校“准”之前计量人员做了什么,我们无从追溯,那么,仪器校准机构,即使在这个计量周期内仪表已经失准,我们也是不知道的,对产品质量造成的影响也被掩盖了。所以我们应该与校准机构特别说明,校准测试的第1组数据,无论准确与否都要如实记录,合肥仪器校准,然后才是调整、校“准”或维修……这一条1好签在委托校准合同中。
有许多影响校准的周期,其中较主要的有:
a)测量器具的类型;
b)制造商的建议;
c)测量器具的使用场合(包括测量质量特性重要与否以及后果严重与否);
d)测量器具的失准情况,仪器校准中心,周期校准的合格率;
e)测量器具使用的频次和磨损趋势(现场操作用和监督用量具的频次明显不同);
f)校准成本;
g)环境条件(温度、湿度、振动等);
h)所寻求的测量准确度。
在确定校准周期时,校准费用不可忽视,因为校准费用也是一种制约因素。在制定校准周期时,应对以下两个基本的和相对立的原则进行权衡。
a)使用不合格测量器具的风险尽可能小;
b)保持一个1小的校准费用。
姓名: | 刘经理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8055119110 |
业务 QQ: | 747306917 |
公司地址: |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习友路4301号森隆工业园 |
电话: | 0551-65305372 |
传真: | 0551-65305372 |